金秋钱塘再飘香 五洲侨胞共修艺——来自浙江省第二十一期海外中餐烹饪技能培训班学员的感言

作者:省侨联 发布时间:2025-10-29

       10月27日至11月2日,浙江省第二十一期海外中餐烹饪技能培训班在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本次培训班为期7天,学员们将通过“浙江的饮食文化之美”、“冬季浙点设计与制作”、“海鲜类菜品开发设计”、“冬季浙菜设计与制作”等各种形式的实操学习和外出参观考察,积极探索海外中餐发展新路径,弘扬中华文化饮食之美。

       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培训的精彩课程和学员感想吧!

# 老师简介 #

陈建红

图片 1.png

课程:冬季浙点设计与制作

       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浙江省裁判,中式烹调高级技师,中式面点高级技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职业院校在校生创意西点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技术能手。

 

王丰

图片 2.png

课程:海鲜类菜品开发设计

       注册中国烹饪大师,国家级裁判,中式烹调高级技师,中华金厨奖得主,G20杭州峰会国宴服务优秀指导教师,全国餐饮行业职业教育优秀教师,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烹饪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张勇

图片 3.png

课程: 冬季浙菜设计与制作

       中式烹调高级技师,中国烹饪大师,浙江烹饪大师,浙菜专家名人院顶级大师,浙江餐饮业金鼎杯浙菜金牌大师。

 

# 学员感想 #

图片 4.png

学员代表: 王力平(旅居国:巴西)

       海外烹饪班让我们这群漂洋过海的人,在灶火间触摸到了中华饮食的脉搏。

       老师倾囊相授,每个细节都藏着智慧。同学们围在灶台前切磋,锅铲声里交织着各国语言。我们学的不仅是技法,更是中国人“食不厌精”的生活哲学。

       带着沉甸甸的收获与桂花般的馥郁记忆,这些在杭州学会的中国味道,将随着我们飘向五洲四海,在异国的厨房里,继续讲述这片土地的故事。

 

图片 5.png

学员代表:蔡胜欧(旅居国:意大利)

       有幸参加了第21期浙江侨联在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烹饪培训,28日上午系统学习了精致蟹黄包的制作,下午深入体验了地道浙江海鲜的烹饪技法。经过两天的学习,我们组收获满满。我觉得培训内容极具实用性和代表性,不仅提升了我们的厨艺技巧,更让我们对浙菜文化的精髓有了切身体会。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互助与分享,组内氛围非常热烈。感谢老师的悉心安排与指导,我们期待将所学转化为成果,继续努力!

       愿我们学员们时刻铭记本期培训班“香飘中华味,传承中华情”这句响亮的口号。

 

图片 6.png

学员代表:江洪涛(旅居国:日本)

       两天的时光虽短,却为我们第三小组来自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格鲁吉亚、日本等国家的十位学员,打开了一扇通往中餐技艺精髓与文化深处的大门。此次由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餐饮协会共同搭建的学习平台,让我们得以近距离感受中华美食的魅力,更有幸在陈建红、王丰两位指导大师的悉心点拨下,触摸到中餐“火候为魂、调味至臻”的核心要义。

       大师们的教学没有复杂的理论堆砌,而是将数十年的经验凝练成一句句精准的点拨:“握刀的角度差一度,食材的口感就差三分”“吊汤时火候的稳,比香料的多更重要”。从食材初加工的细节把控,到调味时“君臣佐使”的平衡之道,每一个步骤都让我们明白,中餐的“技”,是千锤百炼的精准;中餐的“艺”,是融于细节的匠心。

       未来,我们会把在这学到的技艺与感悟带回各自的国家,让手中的锅铲成为桥梁,让餐桌上的菜肴成为名片,把浙江的味道、中国的温情,传递给更多海外友人。

 

图片 7.png

学员代表:裘恩旅居国:意大利

       非常荣幸参与第二十一期海外中餐烹饪技能培训班,这段旅程既是技艺的精进,更是文化的寻根。

       两天的学习收获满满,从普通的做菜到中餐文化传承,这是责任的体现,是使命的担当。我非常赞同王老师讲的中餐的三个层级“技、术、道”,用更立体多维的角度来理解中餐。

       感谢浙江省侨联、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餐饮协会搭建的平台,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授课。作为中餐从业者,我深知手中锅铲承载的意义。未来,我定以美食为桥,将学到的技艺与文化底蕴融入每道菜品,讲好中国味道的故事。

 

图片 8.png

学员代表:冯哨球旅居国:美国

       苏州人常讲不时不食。陈建红大师以时令大闸蟹为原料,全面详细地讲解演示了蟹黄包的设计与制作。螃蟹的拆取,蟹油的熬制,蟹黄包的馅与皮,精湛的手法,让我怀疑美国人常讲的If you can ,do it!If you can not,teach it!陈大师既能做也能教!我们真幸运!

图片 9.png

来源:浙江省侨联